问题少年的表现可能涉及多个方面:
1、心理问题:包括心理障碍(如厌学、逃学、焦虑、抑郁)、品行障碍(如偷拿东西、撒谎等)、行为障碍(如多动症、抽动症)、广泛发育障碍、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
2、行为问题:包括网瘾、早恋、叛逆、心灵自闭、打架斗殴、厌学逃学,离家出走,夜不归宿等。
3、社交问题:人际关系恶劣,难以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
4、情绪问题:焦虑或抑郁,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表现为不自信、过度敏感、食欲不振、无故哭闹。
5、生活习惯问题:生活要求高,但缺乏爱劳动的习惯。盲目追求高消费、高享受,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置于脑后。
针对于问题少年,家长有什么正确的教育方式?学校又应该怎么教育呢?
家长要以身作则。孩子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总会看到父母是怎么做的,甚至会从父母的行为中学习。有些喜欢打骂孩子的家长教出来的孩子也会有这种习惯,认为骂人是自己情绪的一种宣泄。所以家长教育问题少年要注意语言和态度。
同时,家长以平常心对待问题少年,冷静面对这种行为,并给予良好的引导。
家长应教育问题少年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没事干的时候,让孩子学会遇到事情控制情绪,不要急躁。平时父母对待孩子要有耐心,否则孩子可能会学到父母的一些坏习惯,从而导致坏习惯的产生。
同时,家长可以将问题少年送武校上学还是很有好处的,孩子比较叛逆,开始出现厌学、不听话等现象时,传统学校“填鸭式”教育方式,更激化了问题少年的反叛心理,所以想要改善这种情况,需调整教学方式。而武校就是不一样的特训方式。
河南少林武术学校在针对问题少年的教育时,采用文武兼修,文化课程同普通院校同进度,同教材,同大纲,教师都是由重点师范大学毕业的,并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在文化课中实施分层教学、一对一辅导、培优护弱的新教学模式。
武术教练是由拥有多年实战及教学经验的,少林优秀武术教练任教,对学生小班授课,手把手教学、亲自示范武术动作,尽心尽力教育好每个学生,使学生接受正规、系统、科学的武术训练。
习武先习德,除了正常的教育外,封闭武校每星期还开设有心理辅导课程,让孩子们正确看待青春期的烦恼,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升了孩子道德教育,让孩子有个健康心理,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成绩。
而且,学校注重问题少年的综合教育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安全教育等课程,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把孩子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优秀人才。